查看完整版本: 黃瑽寧: 坐在他腳邊,聽他說說話
頁: [1]

lohh65 發表於 2017-11-29 09:49 PM

黃瑽寧: 坐在他腳邊,聽他說說話

「該如何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呢?」這是許多父母常會面臨的教養困境。對此,有研究指出,照顧者必須是好的「聆聽者」,多花時間陪伴,讓孩子獲得安全感,自然能改善親子問題。

聖經的路加福音裡面,有一則很發人省思的故事,我用比較通俗的方式來敘述,內容大意是這樣:
有一天,耶穌到一對姊妹家裡作客,姊姊名叫馬大,妹妹叫做馬利亞(不是聖母馬利亞喔),她們和耶穌及眾門徒都很熟。耶穌到了她們家之後,晚餐還沒準備好,當時姊姊馬大正在廚房煮飯,妹妹馬利亞則負責陪客人,坐在耶穌的腳邊聽他天南地北的聊天。
馬大也許是求好心切,想搞個滿漢全席招待耶穌,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,忙得焦頭爛額。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這美好的晚宴就要開天窗了,最後她終於受不了,氣急敗壞地跑到客廳抱怨,說:「主啊,我妹妹讓我一個人在裡面忙碌,你也不管一管,快叫她來廚房幫我啦!」
耶穌的回答很妙,他說:「馬大啊!謝謝妳為這麼多事情操心忙碌,但其實最美好的事物只有一件,就是馬利亞所選擇的,而且這福份將常駐在她心裡,任何人也奪不走。」
現代家長常有的教養困境
為什麼我會用這則故事當做開場白呢?這就要提到幾天之前,在我的諮詢門診中,有一對父母所跟我分享的教養困境。他們找我諮詢的原因,除了身體健康問題之外,主要是小孩子脾氣非常暴躁;乖的時候很乖,但哭鬧起來簡直是六親不認,非搞的全家雞飛狗跳,還不肯罷休。
這對父母之所以感到挫折,是因為他們自覺在孩子身上,投注了非常多的心力:為了孩子,他們從外食改成自己開伙,注意飲食的營養均衡,認真的訓練孩子各種生活規矩,送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等等。總而言之,在教養這部份,他們覺得問心無愧,但孩子卻時常不領情,生氣時甚至會說出「我恨你」這種傷人的話語,聽了真是令人難過。除此之外,孩子非常黏著媽媽,四歲多的小女生,只要晚上媽媽一不在,就會大發脾氣,不肯睡覺,非要抱著媽媽情緒才能得到安撫。
這樣的場景,大家會不會覺得有點熟悉?我想很多「認真教養」的父母,常常會有類似的經驗,老實說,我自己也曾經有這樣的反省。我們對孩子肯花時間,肯花錢,吃最好,用最好,就像「聖經裡的姊姊馬大對待耶穌」的態度一樣。然而不要忘了,除了生理溫飽的需求,受教育的需求之外,孩子幼小心靈所最渴望的,還是「陪伴」二字,也就是希望爸爸媽媽,像聖經裡的妹妹馬利亞一樣:坐在孩子腳邊,聽他說說話。
不能奪走的只有一件
很多與教養相關的研究都指出,讓孩子得到安全感的方法,除了固定的照顧者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這位照顧者必須是好的「聆聽者」。從嬰幼兒期的研究就發現,如果爸媽例行的睡前儀式只是虛應故事,心不在焉,孩子說話都沒有給予適當回應,反而無法達到讓孩子「感到心安」的目的,最後入睡的時間還可能會拖長。一直到青少年時期,大部分的叛逆行為背後的抱怨之詞,也常常是「家人都不了解我,不肯聽我說話」這樣的感受。
事實上天下父母心,沒有一位爸爸媽媽是不愛孩子,不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的。但我們若將耶穌的話套用在教養上,似乎可以這麼引申:「做父母的可以給予孩子很多,但最美好的事物只有一件,就是陪伴和傾聽;其所帶出的安全感與溫暖,將會常駐在他們心裡,而且沒有人能夠奪走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div></div>
頁: [1]